大湾区评论:林民旺:解码印度对华“三不主义”

发布时间:2025-01-16浏览次数:10

(来源:大湾区评论,2025-01-16)


编者按

中印关系的“寒冰”正在消融。这场持续四年之久的“冰封期”,为何突然出现转机?从中印边境的巡逻机制重启,到印美关系从“蜜月”滑向“寒冬”;从震惊国际的跨境暗杀风波,到印度“经济脱钩”战略的尴尬困境——可以看到印度在地缘政治漩涡中的战略摇摆与务实选择。印度对华“三不主义”——“不敢对抗、不想中立、不愿追随”更是道出了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微妙立场。未来,印度将演绎一场“两年亲美、两年亲中俄”的外交大戏。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印度究竟如何在夹缝中寻求最大利益?中印关系的“春天”是否会如期而至?

中印关系为何突然“解冻”?


中印关系在经历四年多“冻结期”后出现转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方面政策立场的调整。在中国立场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印度态度的转变自然促成了双边关系的改善。

2020年9月,一支印度军队车队在与中国接壤的公路上驶向拉达克的列城(图源:Getty Images)‍

这次“和解”能够实现的基础是,中印双方就西段边境问题达成协议,主要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两军巡逻问题。虽然具体细节未对外公布,但整体框架是双方采取了按计划、分时段的巡逻机制。2020年之前,中印边境采用交叉巡逻模式。2020年后,双方各自实际控制区域均不允许对方进入,导致交叉巡逻中断。此次协议重新开放了双方的巡逻可能性,同时搁置了争议地区的领土主权问题。再者是解决了边境牧民的放牧问题。最终,这些共识及协议的达成,促成了两国领导人在喀山的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总理最初并不倾向于参加喀山峰会。其最终决定与会,主要基于两方面战略考虑:一是持续改善印俄关系,印度总理此前曾访问莫斯科,随后又访问乌克兰作为对冲;二是推进中印关系改善。莫迪总理在喀山峰会期间仅停留一天有余,在完成金砖峰会的核心议程后便提前离会,原因是同期安排了德国总理访问新德里时的会晤。

近期印度在改善中印关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这一态度转变具体体现在:2024年年初以来,中印外长已进行三次会晤。最近一次会晤颇为突然,印方表现出的会晤意愿和热情超出预期。这与过去四五年间印度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印度外交政策的显著调整。

1. 印美蜜月期的终结:从战略分歧到信任破裂

中印关系得以“重启”的根本原因在于印美关系的变化。拜登政府上台后,印美关系一度达到印度1947年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可堪比肯尼迪时代,以至于外界普遍认为印度已然成为美国的盟友。然而,这种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

其中最关键的矛盾在于:拜登政府虽然战略上需要印度来平衡和遏制中国,但在意识形态层面却对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深感不安。这种分裂态度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两国关系表面繁荣,领导人之间却难以建立互信。美国一方面发展对印关系,另一方面却持续试图削弱莫迪及印人党在印度国内的影响力,并拒绝在印度选举中为莫迪及印人党站台背书。从2023年开始,美国更是通过打击莫迪及印人党所依靠的财团、压低其股价等手段,对莫迪政府施压。这种做法让莫迪认识到拜登政府并非理想的合作伙伴,因此选择在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前与中国达成和解。

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图源:澎湃新闻)

印美关系转向还有两个直接诱因:首先是孟加拉国局势骤变。哈西娜政府作为印度莫迪政府在南亚仅次于不丹的铁杆盟友,其突然倒台是印度始料未及的,印度多年的战略投资也基本“打水漂”了。印度媒体披露,美国从2019年就开始在孟加拉国策划“颜色革命”,谋划在孟加拉国东北部搞分裂并策动一个基督教徒为主的政府独立。哈西娜政府在过去十多年为印度东北部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美国的干预让印度切身感受到美国才是印度迫在眉睫的威胁。

其次是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问题。这个位于印度洋的美军最大军事基地原本预计可能于2036年被归还毛里求斯,印度也期待美军届时离开印度洋,届时印度洋就真的成为“印度的洋”了。所以,印度一直是毛里求斯收回查戈斯群岛主权的背后支持力量。但2024年底,美国与毛里求斯达成协议,将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租期延长100年。这一变数彻底打破了印度的战略预期,意味着印度还需继续与美国分享“印度洋”。

过去几年,美国在推进印太战略过程中,间接地向印度承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亚太地区,把印度洋事务交给印度主导。然而现实却是,美国既要控制亚太,又不愿放弃印度洋。这让印度感到被欺骗,也成为印度这次调整对美战略的重要推动力。

2. 暗杀风波:印度与五眼联盟的信任危机

印度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五眼联盟)关系的恶化是另一个重要转折点。事件源于印度在多个五眼联盟国家针对所谓“卡利斯坦分离分子”的跨境行动。这些行动在英美两国未能得逞,但在加拿大却告成功。这一事件引发了严重的外交危机和信任危机。

2023年9月G20峰会期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此事与莫迪总理当面交涉,却遭到后者的冷遇。期间还发生了特鲁多专机在新德里被迫延误两天的插曲,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印度方面的刻意为之有关。及至2024年在老挝重逢,莫迪对特鲁多就该事件的再次交涉依然采取回避态度。印度对美方调查表现出配合姿态,却对加方置之不理,最终导致两国相互驱逐外交人员,关系降至冰点。

这一系列事件让五眼联盟国家认识到印度并非真正的“自己人”。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跨境暗杀行动严重损害了印度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民众之间的互信基础。美国媒体的报道更是直指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是该行动的主导者。虽然特鲁多试图淡化事态,声称莫迪可能并不知情,但考虑到沙阿与莫迪长达三十余年的亲密政治同盟关系,莫迪不太可能为修复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关系而牺牲这位关键盟友。

这一事件凸显了印度与西方盟友之间深层次的战略互信危机,也成为推动印度调整外交战略的重要因素。对印度而言,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外交危机,更涉及其国内政治核心圈层的稳定性,使得妥协与和解变得异常困难。

3. “反华不智”:印度制造业的现实困境

印度自2020年开始实施对华经济“脱钩”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驱逐了包括华为(班加罗尔研发基地)在内的中国企业,封禁了300余个中国背景的应用程序,中断了两国间的直航,甚至遣返中国记者。这些举措的强度和决心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然而,四年实践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一方面,中印贸易额不降反升;另一方面,激进的脱钩政策开始反噬印度自身的制造业发展。2023年底,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相当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揭示了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以苹果代工生产为例,由于无法获得中国技术人员的长期签证支持,印度工厂的产品良品率始终无法达到中国大陆工厂的水平。

这种现实困境促使印度决策层对“脱钩”战略进行反思。他们逐渐认识到,印度制造业的崛起不能简单依靠与中国“脱钩”,反而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借助中国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这种认知的转变也反映在莫迪政府近期的政策调整中,显示出印度开始采取更务实的对华经济政策。

这一战略调整凸显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强行“脱钩”的局限性,也体现了印度决策层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产业政策的务实态度。

“三不主义”与战略摇摆

过去十多年,中印关系起起伏伏,改善的空间和幅度可能都较为有限。中国方面的感觉是“两朝被蛇咬”。这次中印关系改善,印度方面的意愿不强、空间不大、定力也不够,更像是印度由于外部压力和对美外交受挫而采取的战略性“回摆”。中长期来看,印度对华政策仍将奉行“三不主义”:不敢对抗、不想中立、不愿追随。

1. “不敢对抗”

中印实力对比已发生质的变化,印度方面也承认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军事实力方面,两国差距显著,这使得印度不愿在对华关系中站在对抗的第一线。

2. “不想中立”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度认为当前面临着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有利国际环境。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印度无法采取中立立场,以免失去这一难得的发展契机。

3. “不愿追随”

面对中国在亚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印度提出“多极亚洲”的概念,试图平衡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三重制约下,印度的战略选择趋向于有节奏的摇摆。这种摇摆不再是过去“上半年亲美、下半年亲中俄”的短周期模式,而是演变为“两年亲美、两年亲中俄”的中周期战略。这种战略摆动预计将贯穿莫迪执政的剩余任期,体现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谋求最大战略利益的务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