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林民旺:深度 | 印度明天庆祝独立日,总理莫迪将发表大选前最后一次独立日演讲

发布时间:2023-08-14浏览次数:10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23814

815日,印度将迎来第77个独立日。印度总理莫迪将在新德里标志性建筑红堡的城墙上升起国旗,向全国发表讲话。这将是莫迪连续第10次发表独立日演讲,也是2024年大选前的最后一次独立日演讲。

分析认为,当前,无论是西红柿、大米价格“狂飚”带来的通胀风险,还是延宕3个月的致命种族冲突,抑或是26个反对党组建联盟,都是印度人民党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莫迪向美西方靠拢的外交政策也引发争议。在此背景下,莫迪将以独立日为契机,晒出执政成绩单,描绘“战略机遇期”,力争为明年大选营造有利氛围。

大选前的“宣言书”

815日是印度为庆祝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主权国家而设立的独立日。每年这一天,印度媒体都会津津乐道于各种“名场面”——红堡升旗、总理讲话、风筝放飞,以及各种绝活齐上的“花式阅兵”等等。

而今年的独立日对莫迪政府而言,又有特殊的意义。印度媒体称,这将是莫迪连续第10次发表独立日演讲,次数将“追平”前总理辛格。此外,这还是2024年大选前莫迪的最后一次独立日演讲,将释放何种信号令人期待。

目前,节日气氛已经拉满——多个武装部队于13日在红堡进行正式彩排。莫迪本人也把推特账户头像换成印度国旗,并号召国民开展他于去年发起的“悬挂三色旗运动”。与此同时,为了在大选前给旗舰计划做宣传,莫迪政府在首都指定专门地点,供民众自拍留念。

外界注意到,独立日长期以来被印度政府视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进行政策宣示的重要场合。去年印度独立日期间,莫迪有关“百年大计”的讲话曾引起外界广泛解读。当时他誓言,要在2047年即国家独立100周年将印度建设成为发达国家。

也是在那次独立日上,美国总统拜登送上来自大洋彼岸的祝贺,称印度为“不可或缺的伙伴”。而今年美国更是派出国会两党代表团赴印“共襄盛举”。舆论认为,这凸显美印关系日益加深,印度裔美国人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胡仕胜表示,今年印度独立日庆典举行的背景在于,莫迪政府笃信,大国博弈为印度加快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让印度成为国际舞台上各方争夺的“香饽饽”。伴随印度与美西方关系的发展,经历疫后反弹的印度经济也有望获得进一步加持。

“在此背景下,莫迪希望全面展示内政外交成果、为明年大选造势。这会成为今年独立日演讲的核心主题。”胡仕胜说。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也认为,本次独立日活动对于莫迪而言,就像一份大选前的“宣言书”,一方面会突出自己不同于甘地王朝的执政特色和成绩,另一方面会就经济路线、外交路线引发的国内争议给出自己的理由,回应民众关切。

经济实现“三级跳”

两位分析人士认为,2019年莫迪开启第二任期以来执政特点鲜明,在政经领域积累了优势。但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争议和矛盾。

先盘盘莫迪的执政特点。首先,其执政地位依然比较稳固。

2019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在545个席位的议会中赢得了303席。之后,印度人民党又在2022年的“五邦”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虽然近日,至关重要的卡纳塔克邦控制权被国大党夺走,但权力格局并未彻底打破。

另一个特点是经济成绩比较亮眼。近年来,印度经济可谓实现“三级跳”,接连超过英法等发达国家,目前以超过3万亿美元的身家排行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今年印度GDP增速预计为5.9%,在亚洲国家中位居前列。莫迪政府对于基建的重视、对于制造业的扶持、对于中小企业的激励,同样是有目共睹。

第三个特点在于,莫迪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出向西方国家靠拢的态势。在其看来,与美西方发展关系有利于为国家崛起赋能,构筑以“美西方+印度”为核心的新一轮全球化模式。而美国则从中捕捉到推动“印太战略”的机会。

今年以来,莫迪访问了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并在国内接待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等政要。印度和西方国家的军事合作也更趋紧密,上周印度刚刚与美日澳举行了“马拉巴尔”海上军演。

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印度没有追随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但也没有与西方疏远,近期更频频“走穴”西方国家。莫迪政府一系列外交举动被视作正从“不结盟”转为“多向结盟”。

仍有不少“拦路虎”

在“莫迪经济学”“莫迪外交”重塑印度发展轨迹的同时,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也面临一系列矛盾和争议。有人形容,经济困境、种族问题等拦路虎,正盘踞在印度发展的道路上。

食品的通胀数据首先令人感到不安:今年印度小麦价格同比上涨17%;大米价格高出22%;西红柿价格更是极其夸张地“狂飙”了450%。分析师预测,由于异常气候导致印度粮价上涨,7月份CPI增长率将推升至6.2%

从历史上看,食品价格问题曾引发印度社会乱象,甚至致使政府更迭。上世纪70年代末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戴“洋葱项链”带领国大党胜选,就是一个例子。由此看来,莫迪政府对通胀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

种族问题同样层出不穷。尤其是莫迪所在的政党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浓重的右翼力量,少数族裔与多数族裔的矛盾已经不是一两天。

有外媒指出,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的种族暴力已经持续三个月,造成150多人死亡。近日,反对派在议会就该地区暴力事件向莫迪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只是由于议会被印度人民党掌控,投票未获通过。

此外,莫迪政府向美西方倾斜的外交路线,在国内也不乏争议。莫迪出访美国前,印度国内高官就曾公开抨击美国“保护主义”行径。还有其他高官拒绝了美国政客邀请印度加入“北约+”的提议……

胡仕胜指出,莫迪政府应当正视上述问题,尤其是族裔矛盾等突出问题。“不过话要说回来,所有这些矛盾和争议,预计不会对莫迪的选情构成严重挑战。”

“例如,通胀问题主要由气候异常引发,并不是印度经济本身出现大问题。族裔矛盾则出现在零星地区,不足以产生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况且莫迪政府也在利用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胡仕胜说,“因此这些问题对印度人民党角逐大选尚不构成冲击。”

林民旺同样认为,尽管莫迪政府遇到新的治国理政挑战,国内反对派也组成联盟,但莫迪仍然应对有余。因为第一,莫迪的支持率处于高位。第二,反对党自身还在经历调整和改革,国大党直至去年才选出党主席。

有美国舆论指出,对于反对党联盟而言,“团结起来有助于打一场像样的仗”,避免资源分散。如果能把印度人民党的议席缩减7080席,虽然未必能阻止莫迪“登顶”,但也能在权力架构中形成制衡。

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有意开启“3.0时代”的莫迪,已在多个场合表明自己的雄心。

继去年独立日上提出“百年大计”后,近日莫迪在G20峰会场馆落成仪式上说,“在我们政府的第三任期,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是莫迪第一次直接提到第三任期,也是他再一次宣示“赶德超日”的宏愿。

印度的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林民旺认为,表面看来,印度有实现经济腾飞的可能性。庞大的市场、不断增加的中产阶级、廉价的劳动力等,都是有利因素。但印度经济的持续崛起也存在诸多制约。

例如,2014年莫迪政府虽然进行了经济改革,但2018年年底便朝着“国内保护主义”的方向发展,从进口替代政策转向“自力更生”。印度政府还对外资企业采取了不公平对待,损害了投资环境。

另一方面,印度虽然拥有良好的人口结构,但是印度的人口素质存在巨大问题。印度的人口优势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这就是莫迪政府力推“印度制造”的原因,但经过几年努力,并没有取得太大成效。

胡仕胜指出,印度经济与日本、德国相差不远,如果维持目前经济增速,实现“赶德超日”目标是指日可待的。但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把大国博弈视为自己的战略机遇,由此出现一种风向,即通过对华示强来向美西方交“投名状”,以期吸引它们对印战略投入和资源支持,甚至有印度精英将维持中印“适度紧张”看作印美战略合作的润滑剂。

“然而实际上,在中美印的‘阵营化切割’中,许多中小经济体将面临选边站队困境,产业链重构则会导致发展成本增加。”胡仕胜说,“地区秩序重构过程中,稳定性将下降,大国之间也就难以同心协力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是印度各界人士应当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