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涛答中评:短期内日对台政策不会有突破

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来源:中评社,2025-11-05)

  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記者 盧哲)高市早苗10月在日本臨時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勝,正式成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廣濤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台海問題上,日本包括高市早苗在內都是徘徊在想觸碰但實際上又沒有突破的狀態。王廣濤認為,短期內看不到高市早苗想要突破一個中國底線的政策,但對此要保持警惕。

  王廣濤認為,作為日本政壇右翼保守勢力的代表性人物,高市早苗的勝選給中日關係帶來的影響是比較廣泛的。但值得注意的事,高市早苗的當選——無論是作為自民黨總裁當選,還是選舉為首相,都是日本政治右傾化的一個集中體現。“也就是說,是在當前的政治右傾化、保守化和民粹化的大背景下,產生出來這樣一個有著極端右翼傾向的政治人物。”

  “考慮到她過往在涉華議題上的一些主張、政策。她的上台讓我對中日關係的預期傾向於消極。”王廣濤說,“當前中日關係其實已經是不溫不火的狀況,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非常的低。能夠保持現狀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沒有辦法判斷高市早苗接下來的對華政策如何,但考慮過往她涉華的種種言行記錄,中日關係想要短期內有一個飛躍,我想可能性非常的小。”

  另外,王廣濤提到,在中日關係裡面,溫和的公明黨是很重要的一個媒介,“現在高市上台之後,公明黨退出,能夠在中日關係中牽針引線的政治家或政黨,已經越來越少了,中日關係在接下來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大。”

  高市早苗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淵源深厚,兩人政策理念相近且安倍晉三曾對其大力提攜,使其成為保守派核心成員。因此她也被日本媒體稱作"女版安倍"。作為右翼代表人物,高市早苗長期參拜靖國神社,否認日本帝國主義南京大屠殺、強征“慰安婦”等侵略歷史,且曾表態若出任首相將繼續參拜。


  王廣濤認為,高市早苗過往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等等言行是其擔任首相之前的表態,大多數時候一是基於其作為保守政治人物的所謂的政治信念或政治信仰;二是回應、迎合選民給予的情緒價值。“因為當前日本國內整體對華氛圍相對來說比較消極,那麼高市早苗的這種迎合大眾的這些主張,就會為她在國內尋找到更多的支持。”王廣濤說,“一旦她擔任首相,接下來可能就要思考,她是以高市內閣的立場來處理對外政策以及對華關係,那麼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我想應該會有所收斂。雖然說這種收斂可能是違背她個人的信念,但要清楚的是,她代表的是高市早苗內閣或者說是日本政府來處理對華關係。”

  王廣濤還指出,高市早苗早前關於台灣的政策主張,都是其未當選首相的時候提出來的,“包括她多次說的所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最初提出來這個說法的是安倍晉三——但安倍當時也已經不再擔任首相了。”王廣濤指出:“也就是說,在台海問題上,目前日本包括高市早苗在內,其實是在切香腸——它徘徊在觸碰兩岸或者說是一個中國原則底線的邊緣,它不斷想要去觸碰,但實際上又沒有突破。”

  王廣濤表示,從目前來看,短期內看不到高市早苗突破一個中國底線的政策,或者使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當然,對此我們要保持警惕。”

  同時,高市早苗強調深化日美同盟以應對“台海危機”。王廣濤認為,在涉華的問題上,日本和美國基本上有著相同的訴求,所以可以有非常圓滑的說辭。“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如果美國對華政策主基調是強硬的背景之下,碰巧日本也希望對華強硬,那麼日本可以跟美國的政策合流。但美國緩和了對華關係呢?”王廣濤指出,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是,日本會不會緩和對華關係,還是說日本要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也要對華強硬。“這是值得中國政策界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高市早苗接下來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另一方面,高市早苗主張修憲、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並大幅增加防衛預算,同時其執政聯盟是“右右結合”的強硬組合。王廣濤說,目前還是一個假設階段,但認為高市早苗任內修憲的可能性非常小,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也就是說在2027年的目標占GDP 2%,這個目標提前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達到特朗普所謂5%的標準——我覺得在高市執政期間可能性也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