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国传:林民旺:暖自南方 · 观点 | 林民旺:印度的热情能延续多久?

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10

(来源:澜湄国传,2025-09-01)

编者按:

8月31日,印度总理莫迪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从去年的喀山会晤,到今年的天津会晤,从中印关系重启再出发,到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莫迪此访,备受关注。印度对华和改善关系究竟有多大热情?

本期,我们继续邀请专家分享思考和观察。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林民旺

低点后的重启与回暖

8月30日-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其时隔七年后对中国的访问。

8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也专门会见莫迪。这凸显出中印关系正在逐步走向重启。

8月31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过去五年,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大势中,中印关系随之生变并跌入冷战后的历史低点。

2024年10月,两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喀山实现会晤,中印关系开始缓慢恢复。2025年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推动印度再次发生明显的“战略摇摆”,中印关系迎来改善发展的契机。

莫迪此次对天津的访问,凸显出印度正在试图跳出过去的战略框架。

过去数年,印度重视的是总理莫迪参加G7峰会和G20峰会,一度还忽视了对金砖合作与上合组织的参与,并且在这两个合作机制中还扮演了颇为消极的角色。

在中印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印方重申,中印两国是发展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两国共识远大于分歧。莫迪还特别表示,印度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中印要坚持战略自主和独立外交,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

乐观之外,

更需冷静正视差异和分歧

然而,印度改善中印关系的努力,仍还只是“试探性”的。严格来说,莫迪参加的是上合组织的领导人峰会,而并不是访问中国。

而且,印度总理在到访天津前,特意还访问了日本,以作为其战略上的对冲。

此外,印度总理莫迪也是不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为数不多的其他国家领导人,这间接地反映出中印在历史观和国际秩序观上存在的差异和分歧。

中印关系的恢复发展,更重要的挑战来自印度内部不同政治势力的较量。

由于过去数年的反华亲美的宣传及印度政府的战略路线,导致印度的亲美派仍然占据了主要的舆论及政策平台,因此要扭转其固有认知和意识形态偏好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印度国内一部分力量对中国的不信任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即便印度总理莫迪本人试图采取平衡的对华政策,但是他的偏好也并不能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印度政府的实际政策。

如果缺乏印度在对华具体举措的修正,中印关系的改善将仍然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当然,更重要的是,印度和美国的关税战将如何发展?

虽然印美关税战看似激烈,但是也仍然存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一旦美印关系恢复平静,印度对改善中印关系的热情又能延续多长时间呢?显然,这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