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展开备受瞩目的访美之行,从公开的行程来看,经济议题将成为这次访问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就在一周前的15日,美国94位大企业的CEO联名致信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他们在会晤时能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上取得重大进展。签名者包括股神沃伦·巴菲特、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Fac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彭博新闻社的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等。
近几年来,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南海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议题上的歧见未能有效解决,双边关系出现周期性紧张。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无论两国关系出现怎样的波澜,稳定的经贸关系最终都是保证中美这艘大船不至沉没的压舱石。外界期待,习近平此访能让历时7年、历经19轮谈判BIT取得关键性突破,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向前发展。
“BIT的签订在某种意义上堪比中国的第二次入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签署,将会为中国带来更加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同时帮助中国政府完成经济再平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首席代表彭捷宁(Jacob Parker)对澎湃新闻说,“中国过去取得的成功是未来的最好模板。”
中央深改组会议铺路BIT
中美BIT是两国为鼓励、促进和保护本国企业在对方境内投资而磋商的双边条约,双方将根据这些协议和条款在友好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
BIT往往包含如下内容:东道国对条约界定的外国投资给予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以及国际法最低待遇标准;东道国对投资进行征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给予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补偿;投资者利润和资金转移自由应予以保障;东道国应避免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购销、雇佣、再投资等方面要求外国投资者惠顾本国;东道国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议提交第三方国际仲裁,禁止国内程序要求。
据联合国贸发会数据,截至2015年2月,全球已经达成3268个BIT。然而,由于政治与经济等诸多原因,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始终没能达成类似的协议。这造成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现象,即中美双边的直接投资远远落后于两国的贸易额。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906.8亿美元。但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去年仅为26.7亿美元,并且逐年下降。与此对应,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占美国吸收外来直接存量的不到1.5%。
为了完成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的深化改革,与美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BIT一直是中国决策层关注的议题之一。
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讲话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也被外界认为是为推进中美BIT谈判铺路。
负面清单是否突破至关重要
中美BIT谈判自2008年这一谈判启动以来,迄今已进行了19轮。2013年7月,中美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2014年7月,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文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中美BIT是一款真正意义上以负面清单为基准的投资协定,亦即除了负面清单中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中美双方可以在所有行业进行对等的投资,将在除了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中为对方投资者提供与本国类似的待遇。
就在9月15日,中美双方交换了第二轮负面清单,外界对习近平此访能否让17年的漫长谈判取得重要突破抱有极高的期待。
17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时再次承诺,中方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习近平呼吁,“中美要积极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美国工商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希望你们以更加积极态度支持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具有雄心的负面清单对于这一谈判是否能取得突破至关重要。”彭捷宁对澎湃新闻说,“BIT能够为中美两国的投资者提供保障,并可以极大加强两国的双向投资,从而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与就业。”
宋国友指出,对中国而言,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对美国直接投资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首先,对美直接投资的收益率要大大高于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其次,对美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再次,对美直接投资更为符合中国的对外金融政策调整。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以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为主,未来需要增加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在行业上,也会由目前集中于租赁业和采矿业等行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同时,对美直接投资有利于减少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美经贸争端的焦点是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宣称中方采取了各种“不公平”的手段获取了巨额的对美贸易顺差。而如果中国增加对美直接投资,将会有助于减少对美产品出口,从而有利于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进而减轻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
中国将向美企进一步开放市场,其中服务业尤甚。
“中国在30年前通过制造业的自由化最终铸造了中国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如果中国能够进一步在服务业方面进一步开放,也会有相同的结果,”彭捷宁表示,在服务行业的自由化将让外国投资者更加直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这将会带来更加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同时帮助中国政府完成经济再平衡。
实际上,对于美国来讲,BIT的最终达成也会让其获益良多。15日,美国94位大企业的CEO联名致信奥巴马和习近平,呼吁他们在会晤时能在BIT上取得重大进展,便可一窥美国工商界对这一协议有多么期待。
中美BIT一旦达成,美国企业将会是直接的受益者。
宋国友说,BIT的签订,首先便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在美直接投资能够为美国民众提供更高的收入。再次,在美中资企业能更好地帮助美国扩大出口,缓解贸易逆差。再有,考虑到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因此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能够帮助美国提升实体经济影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美国产业结构。
“我们能够看到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以及两国投资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我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会成为双边关系的基础,它不仅对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变化和机遇,对我们的本土企业也是如此。”保尔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德伯拉·雷尔(Deborah Lehr)表示。
9月1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和美国全国联合商会举办的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发表联合声明,建议中美争取今年完成BIT谈判。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智库都期待这一谈判能够在今年年内最终完成。梁艳芬认为,眼下对于中美经贸关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拿下投资协定谈判,无论是对在华美资还是想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都有重要意义,对双边投资带来新的机遇,而且中美投资协定将在中国进行其他自贸协定谈判起到示范作用,“因为有负面清单的出现,这是国内市场开放的象征。”
“这协定不仅为中国改革提供支持、促进两国的经贸关系,更是一幅更加宏大的亚太经济关系图景的组成部分。”前世行行长、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员罗伯特·佐利克表示。
依然面临阻碍
然而,尽管商界学界呼声很高,要最终签署这一协议依然要克服相当大的阻碍。
宋国友表示,美国虽然总体认同BIT对于美国也能带来显著利益,但是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尚没有完全准备好全力以赴在近期与中国达成BIT。
首先,从谈判策略上,美方认为现在是中国积极主动,因此可以通过拖延来获得更多谈判利益。其次,从美国对外经贸谈判重点上看,目前美国政府的优先选项是结束TPP谈判,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上的主要兴趣点也聚焦于TPP。在TPP谈判结束和获得正式批准之前,政府和国会恐怕不太有足够的政治动力完成BIT谈判。第三是美方认为中国的负面清单过长。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名誉教授弗雷德·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在该院最新的一期学报上撰文称,就算中美最终达成了共识,这一协议要获得美国国内的批准依然十分困难,因为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赞成票。目前美国正面临政治换届,党派斗争也空前激烈,任何议题要获得如此比例的赞同都相当困难。
但伯格斯坦预测,如果2015年共和党成功获得参院多数席位,对BIT获得通过可能会有帮助。因为相较于民主党,共和党对贸易、海外直接投资等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对于如何真正意义上加速BIT谈判的磋商,彭捷宁表示,希望习近平能够在访美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未来释放强烈信号,同时能够回应美国商界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疑惑。”
“如果中美最终签订BIT,在经济上能够更好为中美双边投资提供机制化的保障,扩大双边投资,增进两国的就业,改善两国贸易逆差。在战略意义上则能够建立中美新型互信,增进两国在投资领域提供一个压舱石。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往前发展。”宋国友说,“BIT某种意义上堪比中国第二次入世,可以帮助中国确定新的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