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5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对外发布复旦智库报告《动荡与变革: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为报告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动荡与冲突是2023年国际局势的突出特征,而2024年旧的冲突不可能完全平息,新的地缘政治冲突还会发生,战略上的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角逐,经济上的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社会政治上的民粹主义与极右思潮等将相互激荡,从而加剧世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国际政治中的新气象与技术进步也在催化着国际局势的变革。
在动荡与变革中,2024年的世界将向何处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刊出“世局2024”系列,选刊该报告部分文章。
2023年的朝鲜半岛,经历了不断的盘整与变化,经济失速、政治下滑、军事对抗、文化冲突弥漫,整体呈螺旋下降态势,并不时有令人心悸的动向出现。朝鲜半岛的阴云不仅影响到其内政外交演变,更对东北亚环境都产生着塑造作用。2024年的东北亚,经济、政治、安全与军事的新变化与大调整引发的态势复杂性显著增加。如此的乱局之中,虽然有对乱局的助推与利用冲动,但其间存在的企稳向心力仍然存在。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1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尹锡悦启程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一、朝鲜半岛的内政外交
(一)内政经济不安、内讧成主题
韩国经济面临着多种内外部因素的持续变化和挑战。内部政治社会的变动、新冠“后遗症”及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的体感上,更在于政治形势的转变等内部事务上。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韩国财阀经济遇挑战是韩国经济没有起色的决定性因素。但批评声音认为,确实存在着这些客观因素,只是因执政势力的误操作放大了不利因素,才导致经济的不振。
首先,总统失政与连环内斗拖累韩国经济
政治上看,作为政治素人的尹锡悦过度重用检察官势力,并插手党内事务,与保守媒体勾连,妨碍韩国公正正义。经济上看,经济新手尹锡悦打破了过去“保守势力擅长经济”的定式思维,经济政策毫无建树。2024财年预算案同比仅增加2.8%,甚至低于3%的通胀率,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增长率。
尹锡悦上台之后,对在野党党首李在明采取极限政治追杀,却遭到宪法法院驳回。在野党也展开生死斗争,展开了诸如人事任命、动议对第一夫人进行特检等的全力反击。
第一夫人因涉嫌贪腐被共同民主党提出特检动议若能通过,将成为尹锡悦的两难选择:第一夫人将被示众式不断公开各种违法行为,成为巨大政治风险;而行使总统否决权则会带来掩护政治罪恶的不利舆论,严重影响民心向背和国会选举(编注:2023年12月28日,韩国议会通过两项特别调查法案,其中包括任命独立检察官调查总统夫人金建希的“金建希独检法”,2024年1月4日,韩国总统办公室称,尹锡悦将否决这些法案)。
其次,政治挫败激化两党内部矛盾
面对2024年国会议员选举,国民力量内部的检察官系、原保守系、新势力系严重分裂,纷纷宣布要组建新党,以获得、扩大政治地盘。而在野党内部也因现任党首李在明的法律风险问题、党内鼓动通过对李在明逮捕案的清算问题、选区划定与选举制度改革等问题出现内讧。前党首李洛渊不断宣称要组建新党以威胁李在明让渡权力。在野党为缓和党内矛盾、重新团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编注:2024年1月11日,李洛渊已宣布退出共同民主党)。
(二)外交安全冒险、冒进成主流
首先,尹锡悦以激进亲美外交为轴心进行大幅调整
尹锡悦政府的外交路线改变了过去对美追随外交的基轴,可总结为三个关键词:亲美、强军、疏华。
尹锡悦与夫人高调连续的强行军式外交行程,被批评无原则追随并效仿美日、只注重形式、礼宾,而鲜少应对国际形势;各类活动中的失礼、失言、失格行为更让韩国人批评“令韩国蒙羞”。世博会申办大比分失败则更被批评为“无能力、无担当、无对策”,浪费国帑。
虽然遭到了严厉批评,但尹锡悦的“全球飞”外交政策一直围绕着加强同盟关系/承担更多同盟义务,特别是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在印太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来做文章。如加强对南太的介入,积极推动美日韩三边合作,强行提升对日外交层级,甚至强调韩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中枢国家作用,要求发挥美国的全球盟友作用等。
尹锡悦政府将韩国国力定位于全球十大强国,急于摆脱“中等国家”的传统定位,并以军售等手段积极介入俄乌冲突来突显其“全球后勤枢纽”地位,不顾降等中韩关系,强行置喙台海与南海问题;同时抬升美日韩合作关系,加强常规反潜和反导演习的同时,与日本的情报共享和军需互助协定也得到了大幅加强,效仿日本配合美国的战略行动和战略布局,推出了韩国版的“印太战略”;韩美日关系出现了由伴而盟的实质性进展,在情报、互操作性、后勤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
其次,结构性改变涉台举措导致中韩关系进入“不舒服”阶段
基于冷战及之后全球冲突的经验总结,以及美国的战略资源与盟伴体系,在目前的东北亚局势及中韩关系转换中,韩国已经从追随力量转变为主动带节奏、故意推高局势恶化的力量。
在涉华问题上,尹锡悦政府声称将“基于尊重与普世价值、规则”等发展中韩关系,选择与美国一道加强“印太地区秩序的构建”。
尹锡悦政府废弃了诸多前政府与中国的共识,在台海问题上,行为上从言辞到文本而至行动,手段上从舆论到官方间接提起再到直接向中国提起,即从舆论的试探性放风指涉台海问题,再到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宣言中或明或暗地指涉台海“不得改变现状”,再到直接向中国官方提出“不得武力改变或非和平手段解决”,不断越过底线,无视中韩共识。
(三)南北关系对抗、对峙成主线
首先,韩国颠覆性重拾对朝围堵政策
尹锡悦政府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完全恢复,甚至远超李明博时代的对朝政策。尹锡悦上台后就颠覆过去与朝鲜的各种协议,起诉、处置了各类参与对朝和解的机构与人士,以朝鲜试射导弹为由废弃了与朝鲜的“919平壤军事协议”,将文在寅时期为锁止朝鲜战争复发设置的门闩去除,打开了朝鲜战争随时恢复启动的制动阀。
随后,尹锡悦政府更是不断与朝鲜顶牛并相互刺激,将处于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的核问题彻底激化。朝鲜也解除了各类导弹试验的限制。为进一步刺激韩国,朝鲜甚至启动了过去冻结的开城工业园区。
在这种相互刺激下,尹锡悦政府更进一步重拾对朝鲜的单独制裁,与美国一起,相继对数十名朝鲜官员与机构采取了制裁措施,并重新将对朝机构彻底改造成为涉朝人权机构,将朝鲜人权问题国际化,再次重走从政治根底和体制上颠覆朝鲜的老路。
其次,朝鲜的经济社会变化影响了其外交安全路线
封国数年,朝鲜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何从经济上恢复与重振,实现新的进步成为朝鲜经济的重要话题。为此,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通过各式会议与动员,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朝鲜将重心放在了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上,不断改善社会经济水平。
外交政策上,朝鲜采取的三段式外交风格。首先是通过各式导弹试验等军事措施,高调展示威慑能力的同时,不断或隐或明地介入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采取与韩国相似的路线,从外围撬动并威慑美韩日,还采取断然措施切断了与美韩的各种联系;其次是高调展示亲俄路线,不但首先承认了东乌两个“独立共和国”的地位,还通过与普京总统的会面及后续的各种宣示,来反制美韩;再者就是通过各种话术与行动来展示中朝传统关系。
军事上,朝鲜虽然身处不利环境,但还是尽最大程度地将核导能力全面展示,“核到顶、星能用、导达美”的三个战略目标明确、清晰。尤其是在对韩日的威慑能力上,更是用各式各型导弹展示了精准性、覆盖面等战术能力。
事实上,朝鲜的经济、外交、军事目标是三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三个维度,即军事威慑为背景、外交政策为手段、经济提升为目的,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目标的三位一体。
二、东北亚态势评估
由于国际形势与地区变局的迅速发展,东北亚态势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
(一)保守化、冷战化、阵营化困扰东北亚
东北亚地区政治与经济重回保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与政治的恶性循环往往会导致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强硬,民族主义情绪的不断高涨。
经济低迷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亚区域的主流,进一步影响东北亚区域随之而来的各类选举,各种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俄乌冲突的爆发,突显了对地缘和有限资源的无限争夺,不断引发了继之而起的各类冲突与矛盾,更对选举政治产生不利影响,经济与政治的可预见性严重下滑。
在美国的不断怂恿、韩日澳等国的有意助长下,各式冷战式“阵营化”被加固,东北亚局势更趋复杂化。美国编织了美日韩三边合作机制,更在实际中举行了多次、多手段、多兵种合成的军演,以期应对可能的台海局势,并试图将全球局势、东北亚态势与台海问题联动化,将韩日推向前台,以所谓近邻名义和不得寻求非和平方式的措辞介入台海。
(二)“助推、利用、企稳”的张力成为东北亚国家自处之道
东北亚地区“冷战思维”与“阵营化”的冲击力仍然强劲。美国在东北亚周边组建各类盟伴体系,如所谓“印太条约工作组”,声称中俄朝伊“破坏”东北亚与中东稳定,需要某种类似于北约的“集体安全组织”。同样,为对抗美日韩在东北亚形成的“南三角”网络,俄罗斯与朝鲜也会参与到搅动东北亚的大变局中,不但会加强对韩日的外交军事压力,也有助推“北三角”形成的冲动。
中美竞争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问题影响的外溢范围与速度在增大,俄、日、韩、朝等借局谋利的冲动超过以往。虽然中美在试图止住中美竞争不断下滑的趋势,企望稳步回升的预期在增加,但东北亚国家借机谋势的愿望与力量在增加。俄罗斯本就身处乱局,朝鲜常年深谙乱局处身之道,借势谋利是其天然反应。而韩日两国都试图利用中美矛盾而得到国力提升的战略机遇期。
(三)美日韩由伴而盟的北约化进程在完善
在美国的撮合、韩国的助推、日本的配合、朝鲜的刺激下,美日韩三边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美日韩不但实现了实质性的军事合作,更达成了在军事上谋求集体安全的“有事同盟”化。
首先,韩日打破了慰安妇、二战劳工问题的历史纠葛,实现了军事合作的互通兼容。美国着眼于在三国国内以国内法形式来推进该模式的固化,美日韩三边联合军演常态化,涵盖总统、安全首长、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四个层面实现了安全磋商常态化,包括建立三国军事后勤情报共享系统、加强三国军事安全一体化和互操作性、收集和应对机密和公开情报等。
其次是情报系统的联动化。美日韩三方探讨了建立类似“亚洲版五眼联盟”的情报安全问题,再加上韩日军事情报保密协定等的推进,以及日韩与北约情报组织的不断联动,情报组织的合作事实上已经在多数领域启动并联动。
第三是编织新的“南三角”合作网络。戴维营峰会之后,地区局势将迅速发生变化,美日韩安全经济技术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美国将分别建立以北约为中心针对俄罗斯和以美日韩体系为中心针对中国的新的包围网,成为构建针对朝鲜、中国、俄罗斯的新冷战对抗体系的转折点。
三、未来形势展望
2024年的东北亚仍然是以稳为主、变中趋稳的总态势。
美国是全球局势最大的影响者、搅局者与破坏者,严重压缩了中国的战略空间。在东北亚地区,美国试图通过美日韩三边合作体制困住中朝,并在东北亚、西太制造并利用新的冲突与麻烦。另一方面,美国也将尽量避免直接卷入冲突作为其策略之一。
从东北亚的具体问题来看,美国不希望被拖入诸如台海、朝鲜半岛等可能的冲突中去,尤其是当前全球两场冲突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引发另一场冲突进入“三线作战”的状态应该并非美国当前的战略目标。出于这一考虑,美国国内出现了将中美关系止住下滑、稳步回升的声音,加上选举的考虑,美国通过各界人士访华与加大对华接触,以资本为主的各方力量,以及美国的主流民意也都在开始考虑推动中美关系。
从东北亚的现实来看,俄朝都自视对抗美国的“一线”,美韩日的对抗性政策也会引发担忧,东北亚地区军事冲突风险呈上升态势。但很明显,俄罗斯经过俄乌冲突之后,仍然显现出牢固大国根基与战略纵深的底色,一改战争初期应对失据的窘迫,开始游刃有余地应对。同样,对于朝鲜而言亦如是,以引发战争的极端悬崖策略获取利益是根本,真正引发战争无疑并非其最终目的。
韩国与日本不断追随美国的外交安全政策也遇到了诸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经济层面,韩日都有被美国“越顶”无视的诸多案例,越出美国对华政策的过激行为也遭遇到挫折,内政问题上的牵扯也削弱了这种过激外交的动力。
多个维度都显示,东北亚地区有着很多的负面消极因素,但不能否认存在着正面积极要素。
(郑继永,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原标题《螺旋下降的东北亚与朝鲜半岛》,现标题为编者所拟,本次发表略有删节。)